《免疫调节》学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220字。
必修3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基础知识回
重点难点透析
1、淋巴细胞的种类与功能
注意: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总结
名 称 来 源 功 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和抗体复合物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相应的效应细胞
2、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免疫机能由三道防线构成,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种类
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区别 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在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
对象 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 对某些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特点 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 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
基础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联系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负担机体的防御功能
例题: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属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 B、胃液呈强酸性,能抑制、杀死细菌
C、效应T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使肿瘤细胞裂解D、吸附于某些细胞表面的抗体与过敏原结合
解析: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由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胃液是由胃壁黏膜各种细胞分泌物组织成的液体,对病原体起非特异性的化学性防御作用,因此属于免疫的第一道防线。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吞噬细胞在免疫中的特殊地位,它不仅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地识别并吞噬异物而起到免疫作用,也能够对抗原性异物进行处理、加工,将抗原决定簇表达于细胞表面,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而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因此,吞噬细胞联系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答案:B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