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530字。
必修二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内容
转录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
翻译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基因的表达 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遗传信息的功能)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2、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内容的要求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具体包括:
(1)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时间、场所、模板和过程
(2)DNA、mRNA、tRNA和核糖体在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的协作关系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3、本单元在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在基因是什么?基因存在于哪儿?基因与DNA、染色体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基因是怎样起作用的?即基因是怎样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这部分知识是学好后面的杂交育种、人类遗传病、基因工程、进化的基础。
本单元的中心法则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它用简明的形式把目前人们对遗传信息的功能——遗传的“信息流”的理解表达出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信息流或基因功能的整体概念。
本单元内容从分子水平阐明基因的功能,这部分知识抽象、复杂,学生难于理解,因而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想象力、探究能力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4、学习目标
知识方面
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通过学生对基因控制蛋白质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转录、翻译发生的场所、时间、条件、结果,说明基因是如何控制蛋白质合成的,DNA、RNA与蛋白质的关系。
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通过对豌豆圆粒和皱粒的性状、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等实例的分析,阐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
能力方面
(1)通过对图解、图表、图形、文字资料的识读,形成学生观察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推理能力、想象力
(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通过科学家的探究实验及对问题的质疑、解决,形成学生的探究能力
(3)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形成学生在生物知识背景下的数学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