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内力的合功》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050字。
专题•一对内力的合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本节是在已经复习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之上,专门讨论一对内力的做功问题,以期达到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功与能的转化关系等问题的目的.
2.通过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单个内力做功与一对内力做功之和的区别;明确内力做功之和与相对位移的关系.
2.难点是正确区分绝对位移和相对位移.
三、教具
投影幻灯,投影片.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复习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即公式中所涉及的位移、速度都必须是对地的.
2.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可能有相互作用力:一对相互作用弹力和一对相互作用的摩擦力(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
3.单个弹力或摩擦力的做功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1)单个弹力可能做正功(例升降机地板对物体的弹力,在其加速上升时做正功);可能不做功(在其加速度为零时不做功);可能做负功(在其以小于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做负功).
总结的同时展示投影片如图1所示.
(2)单个滑动摩擦力可能做正功(例物体A竖直落在沿光滑水平面运动的物体B上,经过一段时间后二者的水平速度达到一致,此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A做正功);可能不做功(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物体C沿水平地面以一定初速度运动最后停止,地面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做功);可能做负功(物体B和C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均做负功).
总结的同时展示投影片如图2所示.
(3)单个静摩擦力可能做正功(例在施加于B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叠放在B上的物体A相对B静止,与B一起做匀速运动时,静摩擦力对A做正功);可能不做功(例推箱子而未动,静摩擦力不做功);可能做负功(前例中,静摩擦力对物体B做负功).
总结的同时展示投影片如图3所示.
4.我们已经明确了单个弹力、摩擦力的做功情况,那么,一对相互作用的弹力、摩擦力的合功情况如何呢?此合功所对应的能量变化特点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本课所要研究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