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活动》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233字。
农业生产活动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
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
理解农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理解农业分类的标准;
了解农业的地域类型。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技能。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农业生产的特点。
(2)农业的分类。
2.难点
(1)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2)如何运用原理,设计最佳的农业投入与产出比。
3.疑点
应如何处理农业投入与产出的辩证关系。
4.解决办法
(1)让学生充分读教材上的示意图、图片、表格,通过读图表分析,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并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
(2)运用生活实例,让学生归纳出农业生产的特点。
(3)让学生采用比较法学习农业的分类知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投影片。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地理事实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归纳结论。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结论。
3.指导学生读图,提出问题后讨论分析。
4.对于类似的地理事物,启发学生运用对比法(表格法)进行学习。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理解农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理解农业分类的标准,了解农业的地域类型。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技能。
3.德育目标
通过国外先进农业科技与我国的对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农业振兴做贡献的意识。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二)整体感知
通过一段有关农业生产的录像片段,让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历史、基本特点、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及农业的基本类型有初步的认识,了解人类正是通过农业等生产活动与环境、自然资源发生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只有进行科学的农业活动,才能最终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道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提问]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
[学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