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蜀中学2004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重庆巴蜀中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
初2005级(二下)语文试题卷
命题老师:张华敏 审题老师:郑荣涛
(满分150分 120分钟完卷)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44分)
1.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寡不敌众 英姿焕发 逞强施威 历史悠久
B. 安然无恙 重峦叠嶂 古朴美观 雕镂琢磨
C. 高垣睥睨 执迷不悟 改邪归正 因地制宜
D. 此起彼伏 碧瓦飞甍 消声匿迹 溃不成军
2.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蜾蠃(luǒ) 麻痹(pì) 镂空(lòu) 匀称(chèn)
B. 斟酌(zhuó) 谕告(yú) 嶙峋(xún) 怅然(chàng)
C. 痉挛(jīn) 丘壑(hè) 淘汰(tài) 驯服(xùn)
D. 葱茏(lóng) 漂砾(lì) 提防(dī) 弧形(hú)
3. 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臭名昭著: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昭,明亮。
轩榭: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室。榭,建筑在台上的敞室。
B.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肆虐:任意干残暴的事情。肆,任意地干。虐,残暴。
C.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指草木。
游弋:(兵船)巡逻。游来游去。
D.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雕塑展览会上陈列了许多动物石雕,这些石雕姿态万千,惟妙惟肖。
B. 我们饱览了莫高窟美轮美奂的彩塑和壁画。
C. 地球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令人忧心忡忡。
D. 学校的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5. 下列选项中,与原文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讲话,是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手段。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确立适当的口才观,在各种场合发表颇具吸引力的讲话,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但是,现在不少人讲话太长,语言无味。听众对此不满意的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某某来讲话。”所以,在现实社会中,讲话不可少,但是讲话必须精。
A. 讲话是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手段。 B. 现代社会中讲话必须精。
C. 现代社会对讲话要求很高。 D. 讲话要有吸引力。
6. 下列句子重音标志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强调受话人)
B. 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强调地点)
C. 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强调时间)
D. 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强调事件)
7. 下列句子中对画线部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介宾短语作宾语)
B.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主谓短语作宾语)
C. 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画线句为句子主干)
D. 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叶绿体里,发生奇妙的变化。(并列短语作主语)
8. 在下列语段的横线上,填入上下衔接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2分)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史性深刻变革,这次变革要求学生 、 、学会办事、学会健体 、 ,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提高民族素质的目的。
A.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B.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C.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D.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9. 古诗词积累(每空1分)
⑴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表明作者心迹的句子是
, 。
⑵唐代诗人常建写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是 ,
。
⑶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是 ,
, 。
⑷“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⑸南明诗人,抗清将领夏完淳在《别云间》一诗中表现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精神的诗句是
, 。它与《梅岭三章》
中 , 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
10. 语言表达
⑴分析下面两组数据,每组得出一个结论,并在10字以内概括两组数字综合起来要表达
的观点。
①人均耕地:中国1.35亩,世界平均4.20亩。
②中国人均耕地:1949年3亩、1995年1.3亩左右。
a. 第一组数据结论: 。(1分)
b. 第二组数据结论: 。(1分)
c. 两组数据要表达的观点: 。(2分)
⑵贵州茅台酒厂为其名为“茅台不老酒”的产品在电视里作广告:“茅台不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