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和对朝鲜、中国的侵略》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420字。 《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和对朝鲜、中国的侵略》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日本的工业革命;日本产生垄断组织;日本帝国主义特征;近代天皇的建立;日本侵略、吞并朝鲜的过程;日俄战争。
2.能力方面:(1)通过对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明治宪法制定史》的有关内容,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运用的能力。(3)通过对日本侵略、吞并朝鲜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2)通过对日本侵略朝鲜、中国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生进行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教育。
4.学法指导方面:(1)通过对日本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对比,培养学生分项归纳、列表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化繁为简,寻找历史同类项的学习方法。(2)通过对日本侵略朝鲜、中国及日俄战争的影响的分析,引导学生从纷繁事件所涉及的具体对象,即日、中、朝、俄四国分别入手,并从经济、政治、国际地位等方面深一步构建认识结构,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理解问题的正确路径。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特征和日本对朝鲜的侵略过程。
日本的帝国主义特征是:“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这一特征表现在日本的政治、经济和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它既是日本明治时代历史的延续与发展,又决定着20世纪日本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这一特征影响着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化的历史渊源;同时也是当代日本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突破这一重点,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发展与演变意义重大。“日本对朝鲜的侵略,直至正式吞并朝鲜”,这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第一步,其影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另一方面,日本侵略、吞并朝鲜过程中穿插了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英美在远东的政策等20世纪初远东局势变化。为突出重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日本侵略、吞并朝鲜中的事件,使学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整体认识。
2.难点分析:本节的难点是日本近代天皇体制;日本对朝鲜、中国的侵略及日俄战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