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2010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11930字。
2010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作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Ca 40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
B.胚胎发育过程中没有细胞的凋亡
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实现的
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丧失全能性
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可发生 ,线粒体中可发生
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3.右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请据图判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假如细胞1是甲状腺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垂体细胞
B.假如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C.该图可以表示激素、CO2等化学物质的调节过程
D.细胞1的分泌物之所以能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是由于
靶细胞有特异性的受体
4.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以后,经过很多科学家多年不懈的努力,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与此结论的产生无关的一项是
A.20世纪初,科学家已经在一些昆虫细胞里发现了性染色体
B.1903年萨顿研究减数分裂,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C.1910年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发现某些性状总是与性别相联系
D.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两位科学家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5.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由图可推知
A.不摄入酪氨酸会使皮肤变白
B.X1和X2不可能同时出现于同个细胞中
C.镰刀型红细胞是由于①过程发生基因突变引起的
D.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
6.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B都是自养生物,细胞中不一定有叶绿体但都含有色素
B.适度松土可以促进①过程,加快物质循环
C.②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达到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③和④的量基本相等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氯化镁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B.煤可经分馏获得洁净的燃料
C.非金属材料中不可以含有金属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