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与6190字。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教案
[备课时间] 2009.11.20 [上课时间] 2009.11.21
[课题] 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课型] 新授 [第 1 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2、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议会和内阁权力的消长情况及其原因;
3、了解英国议会改革及相应选举规则的制定,形成对英国民主政治“大厦”的结构及内部运行的初步了解;
4、培养搜集史料、处理史料、运用史料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目标:
可以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切入点,寻找其历史的渊源,从而加深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和对历史认识的深刻性,对英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以及选举程序等相对抽象的政治概念有一个灵活的把握。
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和1688年以后以及今天的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加深对英国代议制度的整体认识。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使学生认识并理解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断调整的过程,从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正确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以及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及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在1932年的议会改革中,工人阶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改革后,工人、贫民仍被排挤在政治权力之外。通过学习,让学生辩证地认识资产阶级民主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
[教学重点]
通过对英国《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学习,掌握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了鲜英国式代议制度的特点。
[教学难点]
本课涉及到君主立宪、责任内阁以及政治体制、民主政治等大量相对抽象的政治术语,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实例去逐步理解;另外本课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大。纵向的历史逻辑不是很明显,需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去为抽象的政治制度寻找一个历史的间——即一个宏观的历史定位,从而加深对英国民主政治的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一:
设计教学情境导入本课:据新华社报道:2005年11上旬,国家主席胡锦涛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胡主度会见了英国国王及王室主要成员。发达的英国为什么还有国王呢?国王在现今的英国政治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本课将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