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教案
- 资源简介:
约7930字。
教 案
课题:第三节 电解池(一) 授课班级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知识
与
技能 1、理解电解原理,会判断电解池、电极产物、电极周围溶液pH值及整个溶液pH值的变化;
2、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探究电解原理,了解电解的应用,特别是电解在电镀、电解精炼、电冶炼等方面的应用。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电解知识的学习,发现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重 点 理解电解原理和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
难 点 理解电解原理,非惰性电极作阳极对电解产物的判断,电解原理的应用。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第四章 第三节 电解池(electrolytic cell)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CuCl2 =Cu2++2Cl-
阴极: Cu2++2e-=Cu (还原反应)
阳极: 2Cl--2e-=Cl2↑(氧化反应)
2、基本概念
(1)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2)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3) 当离子到达电极时,失去或获得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CuCl2Cu+Cl2↑
2、电解池的两极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3、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
电源负极 →电解池阴极 →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 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 →电源正极
4、电解的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5、离子的放电顺序
阳离子:Ag+>Hg2+>Cu2+>Fe2+>Zn2+>H+>Al3+>Na+>K+
阴离子:S2->I->Br->Cl->OH->含氧酸根
6、电极产物的判断
(1) 阳极放电顺序:活泼阳极(金属)>无氧酸根离子>OH―>含氧酸根离子>F―
(2) 阴极放电: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
7、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列物质,标得失;选离子,配电荷;配个数,巧用水;两式加,验总式。
8、电解规律
(1) 电解质分解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溶液的电解,水不参加反应
(2) 电解水型:强碱、活泼金属的含氧酸、含氧酸等溶液的电解,只有水参加
(3) 放氢生碱型:电解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时,电解质的阴离子和水电离的H+放电,溶质和水都参加反应,pH增大
(4) 放氧生酸型:电解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时,电解质电离的阳离子和水电离的OH―离子放电,溶质和水都参加反应,pH减小。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复习]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谁能举例说明原电池是怎样的能量转化装置?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引入]1799年,当意大利人发明了最原始的电池---伏打电池之后,许多科学家对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电给世界带来了太多的不可思议,好奇心驱使着人们去进行各种尝试,想看看它还能否出现什么奇特的现象。1807年,当英国化学家载维将铂电极插入熔融的氢氧化钾并接通直流电源时,奇迹终于产生了,在阴极附近产生一种银白色的金属,随即形成紫色的火焰。这就是发现钾元素的主要过程,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他随后用电解法又相继发现了钠、钙、锶、钡、镁、硼、硅等元素,戴维成为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呢?电解时,物质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电能如何才能转变成化学能呢?(展示几个电解工业的工厂实景)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四章 第三节 电解池(electrolytic cell)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设疑]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能导电,金属的导电过程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是否与金属的导电过程相同呢?
[学生实验]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
[实验4—1](也可将该实验分三步实施),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
(1) 将两要碳棒分别插进U型管内的CuCl2溶液中,观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