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歌》教案11
- 资源简介:
约2510字。
10、组歌(节选)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散文诗中的的感情和美妙的意境。
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雨的形象,理解诗歌主题。
3. 欣赏文章精妙的语言,学习接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感受语言的形象美。
2.理解文章丰富的情感内涵。
3.体会文章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朗读和细读相结合)、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雨,大自然的恩赐,它从遥远的国度而来,给人们带来缠绵的情思。春雨多情温柔,夏雨热情奔放,秋雨飘逸清高,雨,感动了一颗又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灵。古诗中有很多写雨的佳句,我们来回忆一下关于“雨”的诗句:
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我们还学过朱自清的散文《春》,文中是怎样写春雨的?我们来回顾一下:“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我们感受了诗人笔下多姿多情的雨,,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著名诗人纪伯伦用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灵演奏的《雨之歌》。
二、作者简介(可见学案P31亦可见课文P76注释①)
三、研习课文
1、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积累文中的经典词语(见学案P31)。
(2)、老师范读《浪之歌》,请学生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并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浪的形象特点。(可让学生结合学案P32 1/(2)作出回答)
如:热情洋溢的浪 一往情深的浪 无比忠诚的浪 多情浪漫的浪 温柔善良的浪 痴情的浪 缠绵的浪 任性的浪等
明确:浪是海岸的情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是一个博爱者。
(3)、全班朗诵《雨之歌》,边读边思考:从文中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雨?
学生朗读完之后,教师语言过渡:
诗人笔下的雨很美,美在它的形象,美在它的心灵。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从文中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