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说课稿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650字。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说课稿
一、说课程
对于本课,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客观的分析历史事件的作用。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特别注意历史发展的纵横联系、与现实联系、与其他学科联系。以及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根据以上原则,设计以下说课过程。
二、说教材
1、 说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
本课《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属于川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八学习主题分别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民族关系以及封建国家的危机等方面介绍了明清时期的情况。本课上承上一课清朝的对外政策,主要是讲述清朝统治者对内管理边疆民族的措施,属于民族关系的内容,通过治理使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发展;同时,通过治理边疆的措施又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下一课“康乾盛世”出现在政治上的表现。
2、 说本课的知识结构体系
本课着重概述了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边疆的管理,维护国家的统一,作出的一系列努力。分为四个部分:一、驻藏大臣的设置;二、台湾府的设置;三、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设置;四、清朝前期的疆域。四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前三部分分别从西南、东南、北部和西北部四个方位讲述了清朝前期对边疆的治理措施,正是经过这些措施才有了第四部分清朝前期辽阔的疆域。
3、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记住驻藏大臣、台湾府设置的时间和清朝疆域的范围;理解驻藏大臣的设置及康熙武力统一台湾的历史意义;了解清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及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记住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设置的目的和管辖范围。
2)过程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