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发展的趋势》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300字。 事物发展的趋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为什么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并能运用这一原理并结合具体事例论证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2_)能力
通过本框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为指导去观察、把握事物全局,预见事物发展前途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提高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在当前和今后的改革事业中,提高理解、适应和参与的能力。
(3)觉悟
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项改革措施,对我国的改革事业抱有正确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是本框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三、教学方法:
举例法 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阶段(师生敬礼 渗透尊师美德)
(二)导入新课:
课前,我们阅读了《中华好儿女》这本书中的一些历史人物故事我们概括了几则
投影: 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赋《离骚》 左丘失明著《国语》
这些历史人物共同体现了什么传统美德?又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传统美德
---------哲学道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一、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板书)
我们先来看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1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思考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板书)
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录像,结合历史知识,分析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到新中国的诞生这一伟大的革命历程如何体现事物发展的趋势的?
(媒体播放)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共一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五次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诞生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从1921年中共一大到井冈山会师,创建革命根据地,再到红军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推翻蒋家王朝同志,最后建立新中国,这些都是新事物;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等都是革命中的曲折性。这些暂时的失败并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信心,而是继续开创革命的新局面。甚至连一个不甚了解中国的美国记者埃得加•斯诺在了解了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之后,写下了“红星必将照耀中国”的预言,这里的“红星”隐喻着什么?(新事物)“红星必将照耀中国”蕴涵着: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1)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板书)
那么,新事物为什么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呢?请同学们阅谈教材第131页第6自然段至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