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月考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7270字。 2009-2010学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春秋第一霸”的历史,最能说明
A、民心向背的重要 B、改革变法的重要
C、选贤任能的重要 D、地理环境的重要
2、下列事件发生于“河西走廊”上的是
①蒙恬北击匈奴 ②丝绸之路的开辟 ③昭君出塞 ④莫高窟的开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此印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东汉管辖日本 ②当时日本倭奴国人矮小 ③东汉王朝蔑视日本倭奴人 ④东汉王朝在政治上与日本倭奴国交往很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④ D、②④
4、“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於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主要表明了顾炎武
A、天下人平等的思想 B、“民生”第一的思想
C、反对专制统治 D、反对满清的统治
5、“(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以故牙行(商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上述材料准确反映出的信息包括
①上海棉纺织业兴盛 ②白银大量使用
③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④商业竞争激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法国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
两种不同的选择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被动挨打,主权沦丧 B、统治者固步自封,妄自尊大
C、制约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D、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
7、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在其著作《诸子百家考》中说:“就全世界观之……,孔子之声望,已与释迦、基督颉颃。故予又目孔子为世界之大圣人也”。孔子获得“世界大圣人”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孔子一生历尽坎坷而不气馁的坚强意志
B、办学成功使自己的学说得以后继传播
C、孔子的学说满足了后世主流社会发展的需要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国家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