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520字。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
[课标导航]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分解课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国两制”理论形成的过程和含义;
2、掌握“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实践过程及意义;
3、熟悉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新发展的表现;
4、探讨台湾顺利统一的方法及重大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与香港问题的解决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
2、联系台湾问题的现状掌握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一个中国”的观念,提高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意识。
[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含义;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难点]统一台湾存在的阻力;台湾顺利统一的方法
[自主天地]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史料链接]“一国两制”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和平统一祖国。那你了解台湾的历史吗?
(1)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澎湖等岛屿,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3)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4)1885年:中法战争后在台湾设立行省;
(5)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强占台湾;
(6)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把台湾归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归祖国;
(7)1949年:蒋介石逃往台湾,海峡两岸再度分离。
(一)形成过程:
1、雏形: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除外交外,台湾一切事物都有蒋介石全权处理,后者还可以派人参加中央政府;
2、基础;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 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等等。这些原则后来称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形成:80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4、宪法保证: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