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500字。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能够分析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识记“文革”中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史实;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我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建立、实施情况;结合事实分析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通过阅读、分析各种历史材料,训练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历史资料的举例、分析,了解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文革基本史实和我国目前基层民主选举的有关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革”发动及“文革”期间我国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学习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成就,加深学生对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认识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改进和提高。
【 教学重点 】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
【 教学难点 】
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 教学方法 】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 复习巩固】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间,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 引入新课】
导言: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 尤其是文革对民主法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文革结束后,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取得了进步。
补充概念:
民主: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管理国家;
法制:The rule of law;法律制度,静态的法律法规;
法治:The rule by law;法律治理,不但包括静态的法律法规也包括动态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活动,它体现的一种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状态。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性质:文革,1966-1976年,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对党、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内乱。
2、文革发动的原因:
历史根源: “左”倾错误,最终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其它原因: 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当时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野心家林彪、江青等的推波助澜。
狂热的个人崇拜破坏了党内的民主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