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7300字。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湖南省耒阳市一中 罗洪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巴黎和会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能力方面:(1)、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背景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原有认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与以往革命运动的比较,认识其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3)、通过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加强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时,注意把它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大环境中分析,深刻体会五四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在整体中分析局部的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本课的有关历史材料,帮助学生学习从材料是提炼有效信息、辨析历史信息和利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讲述五四爱国运动经过和历史意义,启迪学生对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必然性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的唯一正确选择。
2、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和伟大意义
2、难点: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示例]
导言一:问题式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民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先后作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有何教训?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那么五四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之下爆发的?具体过程如何?结果怎么样?有什么历史意义?
导言二:情境式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历史照片,电影、电视图像资料,首先向学生介绍五四运动的爆发和经过,然后结合课文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导言三:谈话式
北洋军阀的政治统治有何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独裁、卖国、割据、混战)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其深远影响是什么?(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以什么为口号?1917年后新新文化运动又有了什么新的内容?对后来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民主和科学,宣传社会主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掌握了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
导言四:讲述式
1918年11月第一次大战结束,1919年初,英、法、美等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中国在段祺瑞重新执政后参加了大战,加入协约国一方,战后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人民渴望在这次会议上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认为扬眉吐气的日子来了。可不知英美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了中国外交代表的正义要求,中国以战胜国的姿态迈入会场,却得到了战败国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