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430字。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直奉结成反革命联盟;“三一八惨案”;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战况和胜利;冯玉祥誓师参加北伐;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展和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帝国主义制造“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教材中提供的“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史料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北伐胜利进军”、“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和“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内在联系,全面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北伐战争中共产党人在无畏精神的表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2)通过帝国主义制造众多惨案,公开干涉中国革命的史实,使学生认清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更深刻理解中国人民革命必须坚持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的基本观点。
4.学法指导:
(1)结合课文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史料和图片,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2)运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讲解北伐战争的经过,训练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北伐战争的胜利是本节的重点。从广东誓师到攻占南京仅10个月,革命形势发展迅速,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北伐军消灭了数倍于己的军阀主力,使军阀的反动统治崩溃,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是大革命的最高潮。此后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重心。
(2)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是北伐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大事件和最大成果,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被侵略的权益。
2.难点分析: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战争能够取得巨大胜利并使国民革命运动达到高潮,其原因需从国民革命的大背景下分析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军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综合分析,具有一定难度。
课堂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