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贵港、钦州三市2010年4月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34题,约8800字。
广西省柳州、贵港、钦州2010年4月高考模拟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撵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选项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膜的流动性是物质跨膜运动的基础
B.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具膜细胞器之间只发生结构上的联系
D.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过程不发生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培养中的人的效应T细胞能产下单克隆抗体
B.培养中的人的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3.下列关于基因结构和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用限制酶切割含一个目的基因的DNA,可得到4个黏性末端
B.利用β—珠蛋白基因做成的探针可以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人工合成法获取的人胰岛素基因与体内原有基因在结构上可能不同
D.真核生物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序列都能编码蛋白
4.连续培养法广泛应用于酒精、丙酮等产品的发酵生产过程中。下列对连续培养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及时补充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B.能改变膜的通透性,利于代谢产物的释放
C.有利于延长稳定期,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
D.有利于排出有害的代谢产物
5.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
B.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6.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MnO-4→Mn2+,IO-3→I2,HNO2→NO。若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则得到I2最多的是 ( )
A.Fe3+ B.MnO-4 C.IO-3 D.HNO2
7.已知化学反应N2+O2===2NO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每生成2molNO,吸收6kJ热量
C.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吸收 热量时,参加反应的O2为0.5mol
8.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水电离出的离子)的无色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溶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1。下列选项中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