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据与分立》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780字。 《割据与分立》教案
崇明堡镇中学 杨云云
[教学目标]
1.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了解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以及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实力均衡的结果;理解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知道夏到秦汉,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理解东汉末年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原因;知道三国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2.通过讲述所掌握的三国鼎立的知识,提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通过曹操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初步具备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描述的情节比较,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通过对秦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分析,认识事物的发展有其规律性的哲学原理。
3.学会认识战争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破坏作用,培养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领会安定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白统一是秦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并能结合现实政治问题深入理解民族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认识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国鼎立的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难点:理解三国鼎立中孕育着中国新的大一统。
说明:
1.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四川。三个军阀势力相当,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国并立局面形成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实力均衡的结果。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同时,北方人口南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南播,促进了南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重心随之开始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