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历史预测试题:世界历史经济史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部分,约5810字。 2010年高考历史预测试题:世界历史经济史
预测题(考点——经济发展模式与大国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我认为毛泽东所理解的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莫斯科共识”的影响。所谓“莫斯科共识”是指在1957年由12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也包括毛泽东)签署的《莫斯科宣言》,其主要要点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实行计划经济、国有化、农村的集体化。
——胡鞍钢《毛泽东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1989年,西方经济学家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苏联东欧国家开出经济发展的药方,称为“华盛顿共识”(所谓“共识”是指所有国家都必须遵循的经济规律),主要内容包括全面私有化;采取激进的方式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取消民族国家,全面融入全球化。
——张才国《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材料三 2004年,美国高盛公司资深顾问兼中国清华大学教授雷默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提出“北京共识”,内容包括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大胆试验;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循序渐进、积聚能量。
——张才国《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材料四 “虽然雷默先生的‘北京共识’可能更容易吸引眼球,因为它与声名远扬的‘华盛顿共识’相对应,但我并不赞同这一提法,我更喜欢用‘中国模式’的提法。……简单地说,‘中国模式’实质上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它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
——俞可平《“中国模式”:经验与鉴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在经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莫斯科共识”留给人类的经验和教训。(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如何从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中认识“华盛顿共识”及其全球化?(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分别说明1978年以后中国是如何“主动创新、大胆试验”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8分)
(4)上述材料从“莫斯科共识”到中国模式的四种提法中,你认为哪种提法更能合理地解释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道路? 为什么?(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