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780字。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
邵刚中学 陆永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体会长征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请看《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后面的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这里面提到了老红军黄镇的漫画。大致含义为黄镇在艰苦条件下仍然笔耕不辍。用手中的笔表现了红军战士生活战斗的情景。长征途中的风土人情、汹涌的大渡河、只剩下十三根铁索的泸定桥、寒冷的雪山、荒芜的大草地,都是他作画的素材。黄镇用几百幅漫画生动地记录这个他亲身经历过的伟大的历史事件。那么,黄镇在漫画中记录下来的长征是怎么一回事?卡中所提到的“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吗?这么恶劣的环境,红军是如何克服的?红军长征胜利了,有什么意义?等等,我们学习完这一课后,就会弄懂上述问题的。
[板书]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军长征的开始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内容,看完之后,请同学们提出问题。
学生提问:提问一:课本上提到1933年10月,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的是第五次“围剿”,那就是说,前面还应有四次“围剿”,这四次“围剿”的情况怎样?
提问二: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