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一)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鉴赏性文章《但愿人长久》,通过质疑,小组互动学习,大致了解本词的内容,体会具有生命力词句的思想感情。
(二)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学会使用本词中的词句,逐步提高在写作时运用古诗词文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词,在学习之前首先让我们来听一首歌。
(播放王菲的《但愿人长久》的上半首歌)
师:谁来说说这首歌的歌唱者是谁?
生:王菲
师:那么这首歌的歌词作者又是谁?
生:苏轼
师:很好,苏轼是一个文学大家,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他二首诗歌。
生:《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
师: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
生:齐背两首诗
师:那么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苏轼呢?
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生:他是眉山人。
生: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生: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那代表了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
生:北宋书画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师:这代表了他在书画方面的造诣。
生: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开词中豪放一派。
师:不错,这是相对于柳永的婉约派来说的,他的词少了一份缠绵绯恻,多了一份豪迈与豁达。
生:苏轼生于1037-1101年,21岁中进士。
师:你对他了解得真详细。的确,他在词的方面造诣极高,看来,大家通过预习,已经了解了苏轼的许多文学成就。虽然他的文学造诣很高,但是他的仕途坎坷,政治上很失意。曾多次贬官,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就是他在贬官时所作,而且当时他与他弟弟已有七年没见。
师:先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散读课文
生:(在座位里小声朗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把这首词读一下,注意语速、语气、语调等问题。
生:齐读课文(学生没有较注意语气、语调等问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我来读一下(教师范读),下面再请大家把这首词读一下。
生:(较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首词是古往今来最为著名的中秋词,就词的内容来说,有一定难度。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但愿人长久》一文,就这首词的大致意思讨论一下,讨论中的疑问等会在大组交流中提出来,并且在讨论过程中,告诉同组的人,你最喜欢那句词句,为什么?好,下面请以四人一小组展开讨论。
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教师来回巡视,并参与学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