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20字。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掌握并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认识其特点;
(2)认识并深入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从而更为客
观的评价商鞅变法及商鞅本人。
2、过程与方法:采用谈话法,材料、问题归纳法以及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并辅助多媒体教学,对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具体措施、影响等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商鞅变法及其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的曲折性和改革家们的远见卓识、大无畏精神,从而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
(2)通过分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增强同学间的友谊,进一步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分析和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
2、认识商鞅变法特点及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 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进一步认识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从而认识改革的曲折性。
[课型] 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设问导入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
系逐渐与其不相适应,各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或改革,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其中变法最彻底的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
学习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一、变法的背景
①战国初期,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六国(“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②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广纳贤士,重用商鞅
③商鞅积极宣传变法的意义,为变法扫清思想障碍
④其它国家的改革变法为秦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前356年和前350年两次变法)
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①废除世禄世卿制度,实施军功爵制度,把官爵与军功结合起来,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打击了贵族特权,提高了新兴地主地位;
②严格户籍制度,建立什伍组织,寓兵于农,保障了兵源;
2、经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
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
②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③招徕移民垦荒,发展经济,稳定国家财政收入;
3、政治:废分封制,建立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4、法律:实行什伍连坐法;规定轻罪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