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09-10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全科试题(9科1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5/26 20:05: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黑龙江省大庆试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黑龙江省大庆试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
黑龙江省大庆试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doc
黑龙江省大庆试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黑龙江省大庆试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黑龙江省大庆试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doc
黑龙江省大庆试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doc
黑龙江省大庆试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黑龙江省大庆试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黑龙江省大庆试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黑龙江省大庆试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
  庆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徐卫华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的审美泛化
  在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严肃的文学走向衰微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在各种非文学的领域发现了文学。它的身影已开始更多地出现在摄影、网络、手机短信之中。
  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短信文学等的出现,再加上此前的电影文学、电视散文等,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文学借助现代科技媒介而走向了泛化。然而,对于文学的泛化,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大力进行围追堵截;有人视之为畏途,犹豫徘徊而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这些都大可不必,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便可看到,文学的泛化是文学发展中的常见现象。
  文学是一门艺术,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内容遵循着审美的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从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从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寻找、发现和捕捉新的审美对象,从而
  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变异性。文学的审美属性使其始终都在寻找和表现新的对象和内容,这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文学形式为其新的载体。因为旧的文学样式因其成熟而相对僵化,它会滞后文学对新的审美对象和内容的表达。所以任何一种新的文学形态向被传统的审美观念视为非审美领域的开拓,从发展的眼光看,都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类型的开始。
  但是,文学的泛化一般是指文学借助其它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凡是不具备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其为文学。因此,我们还得把文学的泛化与文学审美属性的弱化,甚至是去审美属性的非文学化区别开来。有人说,当前文学走向了泛化,其理由便是文学精神资源和思想穿透力贫乏,对人性的关注趋于漠视和淡化,很多闲适的、无关痛痒的文字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然而,这些现象不能称为文学的泛化,只能说是某个时期某些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的弱化,也就是说这些作品不是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还有那些所谓的广告文学,它们虽然有时也有曲折的情节,而且悬念丰富引人入胜,但它们是不能称之为文学的。文学中的审美不带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它具有无功利性,即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的满足。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但所谓的广告文学不是这样,它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其所有的叙述和描写都是为了宣传和推销其产品,文学在这儿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广告利用文学的想象和描写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它本质上是对文学的去审美属性化,利用的不过是文学的外壳,因此,所谓的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之为文学泛化之列的。相反,无论是摄影文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中的优秀作品,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含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无论时代怎样变,无论文学借以栖身的媒介怎样变,文学总有一点不会变,那就是它的审美内核不会变。拥抱了审美,那才是真正拥抱了文学。
  1.下列说法,属于对“文学的泛化”的含义的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
  A.它是指在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严肃的文学走向衰微的时而出现的摄影文学。
  B.其中的优秀作品,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含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C.它是指文学借助于其它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的现象。
  D.它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的内容遵循着审美的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从而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变异性。
  B.当前很多闲适的、无关痛痒的文字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这是文学泛化的表现。
  C.文学的泛化与文学审美属性的弱化、去审美属性的非文学化都有区别。
  D.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凡是不具备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为文学。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短信文学及电影文学等的出现,表明文学借助现代科技媒介而走向了泛化。
  B.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文学活动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
  C.广告文学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文学不过是一种工具,因此,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为文学泛化之列的。
  D.无论是摄影文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含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6题。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旦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