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世博会原创新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030字。热点:世博会原创新题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杨明
选择题
1、如果你有机会进入上海世博园中国国家馆“智慧长河”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投影到100多米长卷上的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馆通过多媒体手法,使《清明上河图》中的500多个人物都动起来,让观众通过白天和晚上的不同场景,领略到一个活的北宋汴梁生活场景。“相信走过这个长廊的每一位观众都会对北宋时期汴梁人的生活场景留下深刻的印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
2、以下绘画作品是2010年5月1日在上海开幕的世界博览会法国馆展出的法国国家珍藏品,请指出属于现实主义绘画的是:A《晚钟》/ 米勒1859 B《阳台》/马奈1868-1869
C《咖啡壶边的妇女》/ 塞尚 D《化装间》/博纳尔
材料题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0年前的1910年6月5日,在南京盛大开幕的南洋劝业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以政府名义主办的全国性大型博览会,时人称之为“我中国五千年未有之盛举”,是“世博会在中国的一次成功预演”。
南洋劝业会的发起人是清末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端方。1905年底,端方曾作为“清廷五大臣”之一派往欧美、日本出洋考察。端方在欧美期间,除考察各国政治外,还注意留心各国之博览会,并专程去意大利考察了正在米兰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及渔业赛会,对博览会有了直观的认识。
(1)1905年,端方曾作为“清廷五大臣”之一派往欧美、日本出洋考察,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派五大臣考察的社会背景。(2)
材料二 当年中国实业发展尚在幼稚与起步阶段,举办劝业会,侧重于实现“奖励实业、振兴工商、开通民智、引领风气”的目标。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劝业会后的10年内,中国实业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有何特点?导致其“幼稚”因素有哪些? (5分)
材料三 1910年,鲁迅先生正在绍兴府中学堂担任中学教师。……鲁迅亲自带领学生们一个馆一个馆认真参观,为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得更多,鲁迅除安排学生白天参观外,还精心安排了夜游。因为这些学生从未见到这么多电灯,而劝业会会场夜间电灯齐明,学生们常常留连于灯下,直到夜半始回。过去以为电灯有知觉能自生自灭,现在看到有开关装置,原来的错解不用鲁迅解释就全部消除了。
-------以上三则材料摘自2010.04.22新华日报《南洋劝业会:南京一个世纪前的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