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460字。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教案
【 课标要求 】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 教学目标 】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孝文帝迁都相关史料的学习 和迁都原因的探究 ,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理解能力,论从史出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识读“学习汉族风俗文化”相关图表,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
4、通过学生分小组的“体验历史”活动,来培养学生体验历史和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小组讨论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正确评价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少数民族的内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从而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2、学习孝文帝锐意改革的史实,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深化改革意识;
3、介绍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学习各民族大融合的史实,使学生感知民族美,感受民族的和谐美。
【 重点难点 】
一、重点:“迁移都城”和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二、难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和评价
【 授课类型 】新课
【 教学时间 】1 课时
【 教具(媒体) 】《千古帝王》视频,《敕勒歌》视频,鲜卑族的发展过程,鲜卑族、汉族生产生活的图片,“朕为天子…… ”史料等。
【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
上课之前放《敕乐歌》的音乐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少数民族风情,创设情境)。 上课,同学们好!刚才大家听到的是一首关于少数民族风情的民歌——《敕勒歌》,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特点, 关于民族差异,有人作了如下精辟的描述,大家请看视频 (放《两个孩子的故事》的视频)。同学们想想,这视频里讲的 长城内的“孩子”是指哪个民族,而长城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