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实验一轮复习(必修1、2)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7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6/5 11:07:13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3200字。

  高考实验一轮复习
  ruyueming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2010/6
  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作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⑩;⑾;
  ⑿;⒀。
  二、显微镜使用的一般步骤:
  1、取镜与安放:
  (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2、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 低倍镜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物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 高倍镜观察:
  (1)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3)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4)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5、完毕工作。使用完毕后,取下装片,转动镜头转换器,逆时针旋出物镜,旋进镜头盒;取出目镜,插进镜头盒,盖上。把显微镜放正。
  例1: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例2:甲、乙、丙、丁、戊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面两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1转换为图2,所列A、B、C、D4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乙、转动细准焦螺旋丙、调节光圈丁、转动转换器戊、移动装片
  A.甲→乙→丙→丁B.丁→丙→乙
  C.戊→丁→丙→乙D.丁→戊→甲→丙
  例3:(多选)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楚原来观察到的物体。可能的原因是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D.未换目镜
  三、显微镜使用的一些注意问题:
  1、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例4: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B.4个C.8个D.16个
  2、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物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目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3、视野:视野是指一次所能观察到的被检标本的范围。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工作距离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工作距离越短。
  例5: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例6: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同一标本,视野中看到细胞数量最多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A.目镜——10×,物镜——10×B.目镜——10×,物镜——15×
  C.目镜——15×,物镜——15×D.目镜——15×,物镜——45×
  4、镜像亮度:镜像亮度是指视野里所看到的像的亮暗程度。它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在光源一定的情况下,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在用高倍镜或物镜观察标本时,根椐实际情况可使凹面反光镜、大光圈来增强光源,以改善视野亮度而使物像明亮清晰。
  5、视野中物像移动与标本移动的关系:视野中某观察对象位于左前方如要移到中央,应将装片或切片向左前方移动。也就是同向移动。原因是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或切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6、显微镜使用时的异常现象与原因
  (1)有气泡:制作装片不规范;材料厚薄不均匀;水太少
  (2)同一视野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不清晰:材料厚薄不均匀
  (3)视野太亮:光线太强;光圈太小;反射太强
  例7: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节好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D.显微镜物镜损坏
  例8: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例9: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前方较暗后方较亮,应调节
  A.目镜B.物镜C.光D.反光镜
  7、生物绘图:点线绘图法。如绘细胞结构模拟图,用线绘制细胞壁及生物膜,用点的密度来表示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明暗程度。注意图的各部分比例适当,细胞结构名称拉水平线注明,一般标在图形右侧。
  8、显微镜使用时异物的判断:目镜、物镜或装片上,通常通过移动玻片(是否在玻片上),转动转换器(是否在物镜上)来判断,剩下在目镜上。
  例10: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物镜下发现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然后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存在。则异物可能在
  A.反光镜上B.物镜上C.目镜上D.装片上
  例11:(多选)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据此,三异物可能在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装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