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导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220字。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导学案
作者:邳州市第一中学 尹振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
识记:英国宪章运动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条件和意义。
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
运用: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出发,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方面
(1)内容概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概括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条件。
(2)史料研读:阅读《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内容,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3)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人文精神:通过学习英国宪章运动、马恩两人的贡献,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
(2)人生观念: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两人的一生,培养学生立志高远、为人类谋福利的人生观。
(3)科学态度: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两人为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进行的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培养学生刻苦钻研、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准备
学生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方面
工业革命的发生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为了取得普选权,英国工人掀起了宪章运动,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当时没有成功。工人运动给马克思、恩格斯以启发,两位伟人通过参加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该理论包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学生从中学各科知识上对马克思有所了解,但可能很片面;可能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的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已有所接触,但因为不系统,可能自己未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