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导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30字。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导学案
作者:碾庄中学 第 周 第 课时
课题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课型:
基础知识 了 解 我国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特征和主要成就
掌 握 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范例教学 根据课文和插图中有关的资料,讲解、分析魏源的典型事迹,指导学生“照方抓药”,主动学习有关其他三人的史实
挖掘教材比较概括 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取得成就的原因是共同的(精神、意识、品质、文化素养等),但具体表现又有所区别(学科领域、时代)
讨论探索 联系原始遗存的知识举例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道理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思想意识 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只要谁先进,就要向谁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概括主题思想兼而习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 年代]以后,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什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西方传入电报、电话以及照相、电影等,新闻报纸、出版事业也在中国出现)
2. 你能说出以下各时期兴办的刊物名称吗?(组织学生“对号入座”:
A.洋务运动时期:《申报》
B.维新变法时期:《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C.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南风报》(中国同盟会广西支部编辑)
D.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每周评论》
E.五四运动期间:《京报》、《晨报》等)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这些报刊都是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的产物,对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其实,比这些报刊更早研究西方文化的思想家魏源早在鸦片战争期间就已经出现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布置学生阅读112——116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