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080字。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学习目标】
目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汉武帝的“贤良对策” 产生的社会背景;方式及作用 通过学习“举贤良”、新儒家思想的主张及历史地位,理解“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过程。 通过对本课“举贤良”、新儒家思想的主张及历史地位,“独尊儒术”的学习,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为西汉中央集权的巩固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这集中体现了辩证法思想中社会存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
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简介;主要的思想主张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独尊儒术”的措施及的作用
【学习重点】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独尊儒术”的措施
【学习难点】
对新儒学思想主张及“独尊儒术”的理解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感悟思考】儒家思想是怎样成为正统思想的?
自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之后,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善,也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到了汉代为了适应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并付诸实施,从此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