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240字。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教案
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了解两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甘英事迹的介绍及对他的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加深对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要性的认识。
1、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培养从历史文物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概括“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提高概括能力。
2、通过两条陆路“丝绸之路”、“汉委奴国王”金印与“滇王之印”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比较方法。
3、进一步掌握公元纪年法。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丝绸之路”,主要讲述两汉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内容包括西北“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而西北“丝绸之路”为重点。第二部分“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教材首先说明中朝的近邻关系,暗示双方的交流具有方便的条件,教材又分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写中日的交流。第三部分“汉与欧洲的往来”,从文字记载来看,中国与欧洲的交往始于汉代,西汉的间接交往吹响“前奏曲”,东汉时开始直接交往,讲述了汉与欧洲往来的情况。
教学重点:
1、“丝绸之路”及其起点和走向
2、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及其历史见证(事、物)
3、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教学难点:
1、“两汉”的含义
2、甘英出使大秦及其意义
在做新课的讲授准备时,利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两汉时期的视频,上新课时放映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两汉时期的地域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别能力。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两汉对外交流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件,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演示讲解,让他们更为直观的了解“两汉”含义、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及其意义、中日交流的历史史迹、中欧交往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