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教案7(第一课时)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6/16 8:31:2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40字。

  《等差数列》教案(第一课时)
  王爱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通过实例建立等差数列模型,体验数学发现与创造的过程,会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
  ⑵.通过自主探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第二通项公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⑶.会根据通项公式,解决已知 四个量中的任意三个求另一个的问题,并从中领悟方程思想指导解题。
  ⑷.在应用等差数列概念和通项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差数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力目标:
  让学生亲身经历“从特殊入手,研究对象的性质,再逐步扩大到一般”这一研究过程,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通过阶梯性的强化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索精神;使学生逐步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的理解,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在讲解过程中适当诱导学生思考问题、积极讨论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在课中多留时间给学生自己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并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
  (绕口令):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我们把青蛙的嘴巴、眼睛、腿的数量依次排列起来就得到3个数列:
  ①1,2,3,4,5,6,7,….
  ②2,4,6,8,10,12,14, ….
  ③4,8,12,16,20,24,28 ….
  问题1:你能发现这三个数列项与项之间存在什么共同的特征吗?能用语言来描述它吗?
  问题2:你能用数学符号语言来刻画这一特征吗?
  设计意图:
  ①通过绕口令形式引入,在课的一开始吸引学生注意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②问题1、问题2启发学生从何处观察数列、如何用语言概括观察结果、进一步如何用数学符号语言描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二、概念建构
  (一)讨论
  请大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回答上述问题1、问题2尝试归纳总结出等差数列的定义.
  (二)概念的形成
  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 表示.
  (三)分析定义,深化理解
  ①定义中的关键字。上述三个数列中公差是什么?
  ②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等差数列的数学表达式: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适度的形式化也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
  (四)反馈
  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如果是公差为多少?
  ① 9,8,7,6,5,4,…
  ② 1,1,1,1,1,1,1,…
  ③ 1,3,4,5,6,7,8,9,10.,…
  ④1,0,1,0,1,0,1,0,1,0,…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并通过例题体现定义中的关键字 “从第二项起”、“同一个常数”。让学生体会公差可为正数、负数、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