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6/24 8:58: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280字。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相关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本课的难点是:一是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二是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可利用课文导言中狮身人面像的故事,让学生初步领略亚非地区大河流域灿烂而神奇的文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金字塔的国度”是本课重点之一。
  (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7至8页的内容及其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在现有条件下获取知识的有效信息;
  (2)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有关尼罗河风光,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的资料片,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本外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3)组织系列讨论:利用课文中[动脑筋]的栏目内容,用投影仪或幻灯机打出讨论题:
  问题一: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问题二: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
  讨论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最后选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作最后总结。
  问题一: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的关系。在非洲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古埃及人的活动范围,南起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因此,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儿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