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时代”的到来》说课稿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850字。 《“蒸汽时代”的到来》说课稿
一、说课题:
本节课是初中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4课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这一时代是由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阶段的一次飞跃,所以又叫工业革命。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工业革命是在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为了巩固政权,资产阶级大力发展经济而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变革。表现出来就是各个部门、行业的新发明、新创造,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一次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的出现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欧洲确立下来,对世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这一课是承上启下的一课,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掌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及发明者;初步认识工业革命的大致进程;通过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阅读材料的能力,及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解释历史过程的方法,能进行情景创设来理解比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科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读图、阅读、思考能力。比较对照历史,能够比较灵活、系统、全面地理解运用历史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科学家的实践、刻苦、创新精神。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工业革命的进程。
难点: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发生的原因(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说学生: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有了基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但有些抽象的问题还不能分析,需要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运用生活里的内容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四、说教学方法:
本课以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再配以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作辅助。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事先展示一幅农家小院里都是玉米的场景。结合场景引导学生说出给玉米脱粒所用的工具的变化,直观地说明从人工到人力机器再到全自动机器的飞跃所带来的影响(在副板书上用箭头表示),引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