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320字。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俄、日改革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引导比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异同,掌握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这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一是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二是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一是在教材内容比较简约的情况下,教师如何通过精心设计和引导,使学生感知这两次改革促使俄国和日本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
二是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会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教法、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日本明治维新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回忆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解放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史实,指出俄国和日本在世界各国资产阶级建立并巩固政权的大背景下,通过改革部分地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加快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以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知历史的同时,把学生带入本课内容的学习。
3)讲授新课: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教师首先需要理清课文正文、小字、图画、史料和“动脑筋”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合理利用。建议沿着“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1861年改革→改革的影响→改革的局限性→正确评价1861年改革”这条线索,引领本目的教学。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阅读分析教材内容,锻炼他们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1)“农奴制的危机”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下面问题:(可制作投影片)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 农奴制怎样阻碍了它的发展?提醒学生,读懂下面的小字,理解出示的问题。经过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得出结论:
①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但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
②农奴制的严重阻碍表现在,一是农奴没有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自由劳动力,二是在沉重的封建剥削下,农奴无力购买工业品,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