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230字。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理解“蒸汽时代”概念。
2、识记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电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理解“电气时代”的概念。
3、识记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可收集历代科学家对电探索的音像资料,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是几国几代科学家努力探索的结果,激发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用情景再现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感受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
3、用情景再现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感受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4、用历史比较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感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工业机器和动力的发明应用的学习,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1)师:科教兴国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题四的学习,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生:1988年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对这句话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对“人类文明的引擎”中的一些具体史实的了解,来进一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什么是引擎,一般指什么?
生:发动机或马达,是动力装置。
师:那么这里所说的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引擎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