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危机》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590字。 第一单元 天朝的危机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史实:战前中英基本国情 虎门销烟 战争的爆发和结局 《南京条约》
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2、史能:
(1)分析说明:战前中英国情的基本态势 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2)概括阐释:《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华危害。
(3)归纳评判:鸦片战争的结果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3、史识:
(1)林则徐等爱国将士的正义壮举,维护了民族尊严,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侵略的反抗精 神,值得后人尊崇。
(2)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工业化强国侵略的史实,理解“落后容易挨打,御侮必先自强 ”的道理。领会爱国救国的历史责任感,进而确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使命感、人生观。
二、教学要点
1、重点: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对战后中国社会的影响。
2、难点:如何理解虎门销烟与鸦 片战争爆发的关系。
如何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1、史实:英 法美的“修约”要求 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 《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 《北京条约》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2、史能:
(1)归纳说明:英法美“修约 ”要求与两个事件同战争爆发的关系。
(2)分析论述:《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阅读理解:从图表分析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位、面积和后果。
3、史识: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等国为了在中国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战争,它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圆明园被焚毁的悲剧见证了资本主义列强血腥掠夺的罪恶面目,也反映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3)沙俄政府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趁火打劫,大肆扩张, 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