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教案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420字。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教案
徐永志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要求: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本课主题: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内容涉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况;科学发展观三个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全面体现,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国家建设指导思想,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意义重大。
(二)教材处理
1、教材的梳理。本课教材编订分四目内容,但内容体现不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把握起来不容易形成体系,为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教材子目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况;科学发展观三个部分。
2、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中适当增加材料、图片等,学生对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理解起来更容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的整合。
二、 学情分析
鉴于高二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而本课知识在初中时有初步了解,但认识不深。故应引导学生通过课内外的有关资料、去感知、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同时要求进行课前预习,才能更好地理解本课知识的思想内涵。
三、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和同一时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对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邓小平为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和奋斗历程,学习伟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精神。通过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培养其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