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政权的并立》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330字。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教案
宜川中学 尚家良
[教学目标]
1.知道辽、西夏、金、南宋建立,以及蒙古崛起、元朝建立的情况;知道北宋与辽、西夏战与和的过程,归纳宋与辽和西夏议和的原因和意义;掌握南宋与金交战的史实,知道绍兴和议的原因;知道“榷场”的概况及其存在的意义。
2.通过识别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和南宋、金、西夏形势图,了解多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并对历史地图进行对比;初步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对澶渊之盟作出客观评价,理解长久和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通过学习辽、西夏、金并立的历史,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学会正确认识战争性质,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通过学习杨家将故事和岳飞抗金的内容,感受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历史人物的报效国家、坚持正义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澶渊之盟。
难点:多民族文化在碰撞中的交融。
说明:
宋太宗两次北上攻宋都告失败以后,宋对辽只能采取守势。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辽宋和好。和约以后宋辽之间的战争宣告结束,双方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好关系,使得北方经济得以发展,强调理解长久和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故为本课重点。
通过学习辽、西夏、金并立的历史和各民族的战争,对民族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进而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故为本课难点。
[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
提问: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宣告宋朝统治集团自强自救的破产。燕云十六州被割弃,使得中原失去了北方的天然屏障。那么,辽朝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获得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被割弃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一、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板书)
(1)契丹国的建立(916年)(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