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150字。 《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日本学习唐制的目的,内容,以及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2.基本技能:学会比较相似历史事件,学会认知历史事物。
3.情感培养:通过学习本课知识,认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改革创新的艰辛性;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的认识性和前景的光明性。
二、教学重点:日本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方法、内容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大化改新内容的分析;分析改革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距今1万到8000年前,中国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已有了原始农业,而日本直至公元前3世纪时,才开始由石器时代转向农耕时代。面对中国先进的文化,日本抱什么态度,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讲授新课
一、大化改新前的中日两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日本在公元6世纪以后,除了在国内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外,还致力于与国外建立良好的关系,尤其是与当时的大国——中国。日本与隋朝通好,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开始向隋朝派遣使节,并派留学生、学问僧随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遣隋使”。
遣唐使团组织完备,设有大使、副使、判官、录事;成员有负责使团安全和健康的射手、医生,以及担任翻译、记录的译语、史生,此外还有船匠、造舶匠、舟师、水手长、水手等。使团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遣唐使给唐朝带来珍珠、绢、琥珀、玛瑙等物品,唐政府也回送一些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等。跟随来唐的留学生、学问僧,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知识,在中国长期学习,他们在传播唐代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大化改新(645年)
1、前提条件:
以中臣镰足为代表的改革派发动政变,消灭中央豪族,组成大化新政府,推进改革
2、改革内容:
①社会:推行公地公民制度,土地人口国有
②经济:仿唐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③政治:确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完备的国家体制
④法律:用法律形式将改新成果确定下来
⑤文化:编纂历史,神化皇权
3、改革影响:
①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
②国家形态基本完备,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确立了天皇的地位;
③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三)巩固小结: 大化改新是日本文明形成的标志,是一场古代日本从学习和模范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日本大化改新以唐为鉴,但日本不是复制唐朝文化。学习、吸收并不等于同化。日本民族对唐文化的认同不同于我们本国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一个独立发展的民族是要保持自己的传统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