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570字。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教案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课标解读】
重点把握商鞅变法前夕的时代特征、变法的重要内容及其产生的重大作用。
【知识梳理】
一、背景
1.政治:宗法分封制遭破坏,新的阶级关系产生。
2.经济: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确立.
3.军事: 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4.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科技文化也取得了较快发展
5.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直接动力: 称霸天下的欲望.
二、目的
富国强兵.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三、内容
(一)春秋
1.齐国: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管仲改革调动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
2.鲁国: 前594 “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履亩而税”。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实质是废除奴隶社会的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二)战国
1. 魏国: 李悝 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2.楚悼王: 吴起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楚国经过改革,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
四、评价
1.从背景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2.从改革的内容来说:政治上,改善了吏治,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经济上破坏了井田制,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法经》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了政局,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军队战斗力。
3.从改革的作用和效果看:因为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内部阶级力量的差异,其效果是不同的。魏国的变法效果较为显著,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总起来看,这些改革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使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位得到强化,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