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宗教改革》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110字。课 题 复习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授课时间
课时
主备人
内容标准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介绍欧洲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宗教改革发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难点 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诊断】
1、16——17世纪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
A、天主教会的腐败 B、资本主义的兴起 C、宗教裁判所的建立 D、马丁•路德个人因素
2、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是( )
A、上帝 B、教会 C、《圣经》 D、教皇
3.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势力强大占据着支配地位,在经济上( )
A.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 B.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
C.规定了统一的《圣经》版本 D.推行重商主义
4.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一场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5.首次在天主教神权统治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的改革是( )
A阂采尔起义 B.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C.加尔文宗教改革 D.亨利人世宗教改革
6、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灵魂得就取决于表面礼仪 B、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C、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
7、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8、1555年,德意志新旧教诸侯签订和约所确立的原则是:( )
A、“教随国定” B、路德派新教成为将来德国的国教
C、“因信称义” D、在《圣经》面前人人平等
9、基督教产生于(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拉丁美洲
10、下列不属于天主教教义的是( )
A、“双剑说” B、“先定论” C、“月亮太阳说” D、“禁欲说”
【知识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