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600字。课题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二节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时间 班级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复备人
教学目标 1.简要探讨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改革社会习俗等措施的不同作用。
2.从北方经济、民族关系和政治走向等方面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3.充分认识民族融合的作用,认同文化的“征服”力量。
重点难点 认识孝文帝改革的历史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第二节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前预习】
1. 的推行, 的改善,负担的调整,都有利于农民进行生产。
2.北魏时期 和 已广泛使用,新的 也得到推广,北魏的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3. 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是这个摇篮的中心。
4.洛阳不仅成为全国的 ,而且商业贸易之盛远远超出 和南朝的 ,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
5.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境内各民族 、 的时代。
6.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为 和 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1、孝文帝改革前北方的经济状况;
1)经济状况:人口大批南逃,土地大片荒芜,出现了“中原萧条,千里无烟”的凄凉景象。
2)原因:北方地区近百年战乱。(由于西晋的“八王之乱”和“十六国”割据混战的严重影响。)
2、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的经济状况;
1)经济状况:北方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
2)原因:
①均田制的推行。
②农业中其他要素的发展。
北魏政府重视水利,大兴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改进,各个生产环节的水平甚至远远超过汉代。
③吏治的改善和俸禄制的实行,负担的调整,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使农民安心从事生产,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