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取“民主”、“共和” 而战》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940字。 教学活动标题: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 而战
所属学科或领域:历史
适于的学段/年级:九年级上册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描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5课内容
18世纪80年代,大西洋沿岸各国期待着美洲殖民地的抗英解放斗争在欧洲大陆上引起反响。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这场革命产生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彻底摧残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本课分3目来介绍法国大革命。这3目内容分别是“到巴士底狱去!”“《人权宣言》的理想”和“热月政变”。
重点:法国革命的必然性,第三等级对革命的发动和推动。本课难点:资产阶级各派对革命的不同政治态度。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原因、基本过程及历史意义学生已经掌握。学生具备通过查阅、分析和使用资料来得出历史结论的技能,课堂讨论的形式,增进和他人进行交流、对话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演讲,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三、 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财政危机和三级会议的召开。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革命战争开始。战争失利,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
过程与方法
综合分析革命必然性的能力、从革命进程中作阶级分析的能力。评价历史任务和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特权等级的腐朽,第三等级仇视封建统治要求变革,财政面临破产,法国到了上层不能照旧统治、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的地步。
2.攻占巴土底狱是革命的开始。资产阶级各阶层充当革命的领导,广大劳动人民则是革命的主力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