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7/9 13:17: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960字。  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第12课 “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
  所属学科或领域:历史
  适于的学段/年级:九年级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12课“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本课被编排在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中。
  第二单元中的11、12课主要说明早期资本主义内外矛盾突显的情况下,在资本主义的西欧出现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它既是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动荡不安的表现,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否定性批判和对另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理论阐述与实践探索。
  本课以时间发展的顺序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以及伟大的巴黎公社精神和国际歌等一系列史实,进而展现了无产阶级斗争史的曲折和革命精神的传播。巴黎公社对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尝试。以往我们在讲巴黎公社时往往以暴力革命为重点,但这本书中特别强调巴黎公社对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尝试和探索,要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巴黎公社在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本课重点:了解“五月流血周”和国际歌创作。
  本课难点:巴黎公社首创精神和彻底革命精神如何体现?巴黎公社失败了,为什么说“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
  二、学情分析
  进入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的观察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思维非常活跃,喜欢探究。能独自或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并提取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初三的学生已经可以在了解历史现象时产生比较有深度的思考和感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学生已形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阐述。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