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学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720字。 专题八 明治维新
【教学目标】
1、 简述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2、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3、 通过明治维新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1、 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2、 评价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化的作用
3、 与俄国农奴制改革对比,认识各国近代化的多样性,探讨其原因。
【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1、德川幕府的腐败封建统治
在政治上,实行幕藩体制即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权在幕府将军手中,地方设“藩”。除此之外,还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即天皇、士(将军、大名、中下级武士)、农、工、商、贱民
在外交上,采取锁国政策。 幕府的腐败统治日本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不断。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2、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9世纪上半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为明治维新准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
3、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使民族危机加深。
由于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继美国与日本签定《日美亲善条约》之后,英、俄、法等国也强迫日本开国通商。从而使日本陷入了严重的半殖民地危机之中。
4、倒幕运动
为了克服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由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等组成的倒幕派发动了一场旨在推翻幕府统治的运动,结果打败了幕府,从而为改革扫清了障碍。
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措施)
1、政治上:破旧立新
废藩置县 在全国废除封建领主制,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将全国划为三府七十二县。从而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