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宗教改革》学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920字。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学习目标】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学习重点】
1.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2.分析欧洲宗教改革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课程标准】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 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结构】
【知识梳理】
一、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1、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公元392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公元395年,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后来基督教也于公元1054年分裂为西部的天主教和东部的东正教。
2、天主教确立大一统的神权统治(“双剑说”“太阳月亮说”)控制了欧洲各个国家,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3、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日渐专制。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压制各种“异端”思想,设立宗教裁判所残暴迫害传播“异端”思想的人。
而此时,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家和市场,民族国家的独立意识也在增强,而且还受到文艺复兴所宣传的人本主义思想的熏陶,从而对天主教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一场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二、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导火线: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卷”
(2)序幕:《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3)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圣经》是人们惟一信仰的神圣权威;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2、加尔文宗教改革
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简化宗教仪式。“先定论”。
3、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