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雅尔塔”》教学案例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090字。 《告别“雅尔塔”》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联解体及影响。
2.通过解读分析相关文字和图片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提高辨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联系现实感受前苏联这一巨变所带来的影响,体会政治稳定是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
二、教学片断
(历史回放:多媒体视频播放苏联解体一幕)
师:1991年12月25日莫斯科时间19时,戈尔巴乔夫最后一次以苏联总统的身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随后,克里姆林宫顶楼上的苏联国旗徐徐落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悄然升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师:看到这一幕,你有何感想?下面我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几个同学,听听同学们的想法。
生1:我为苏联的解体感到惋惜,毕竟苏联历史上曾给予我们中国不少帮助。
生2:我感到遗憾,应该可以避免这样的结局。
……
师:苏联的解体是俄罗斯人民心灵上永远不能抚平的伤痛。十多年过去了,下起民众上到领导人,许多俄罗斯人为前苏联的解体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惋惜。我们来看两则材料。(教师出示资料)
材料1:全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对苏联解体持惋惜态度者占66%,持相反观点者占23%,另有6%的受访者持无所谓态度。(新华社莫斯科2005年12月21电)
材料2:普京说,“我深深相信,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重大悲剧。”
师:为什么会有近七成俄罗斯人为苏联解体惋惜?为什么普京会认为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巨大悲剧?究竟前苏联的解体给苏联乃至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大家再一同看看这些图片资料。(大屏幕展示教师收集的苏联解体后社会、生活相关图片,并出示一组材料)
材料1 :“休克疗法”造成了空前的社会灾难,前苏联地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数1989年为1400万,到了1998年增至1.47亿,相当于俄全国人口的总和。同期,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童数量超过了2000万;由于伤寒、酗酒、吸毒、营养不良等原因,成年男人的寿命由苏联时期的67—68岁,骤减至57岁。全民死亡率上升。
材料2 : 美国研究俄罗斯问题的专家斯蒂芬•科恩在其所著的《失败的征战》一书说,20世纪90年代,前苏联地区国民收入下降了50%以上,牲畜和奶牛减少了75%。与之相比,美国在大萧条期间也只衰退了27%。(材料3、4略)
师:大家结合这些材料,谈谈苏联的解体给苏联乃至世界带来的影响。(随后进行3分钟的分组讨论和交流,然后学生自由发言)
生1:明显感觉到前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了,穷人多了,很多人的生活失去了保障,人们的平均寿命也缩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