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同步测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7/13 3:53: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290字。  第一课 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们的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下列经济现象中,属于经济活动的分配环节的是(B)
  A. 小杨在商店购买了一件名牌羽绒服
  B. 海尔集团向税务部门交纳税金
  C. 宝钢集团积极改进技术推出钢材新品种
  D. 受金融危机影响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尊重创造、尊重人才。从经济角度看,尊重人才主要是因为(D)
  A. 人才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          
  B. 人才是社会生产中的渗 透性 要素
  C. 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要素是知识
  D. 人才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3、据联合国统计署调查,84%的荷兰人.89%的美国人.90%的德国人在购物时会考虑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上述材料给当前的企业带来的启示是(A)  
  A.树立科学发展观,注意环境问题,促进环境型产品的发展
  B.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彻底改变生产方向,大量生产环保行业的产品
  D.关注别国的消费状况,提高产品的出口量
  3. 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其中,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是因为( C   )
  A.社会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便不能存在
  B.社会要持续不断进行生产需要有适当的积累,因此社会产品需要合理分配
  C.一切经济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而进行的
  D.个人、家庭通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行为,与企业、市场之间构成了一种经济联系和网络
  4. 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不同之处在于,土地的沙化、水源的流失、矿藏的开采、森林的过度砍伐等,其重新恢复的难度极大,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恢复的可能。因此,土地要素具有(  A  )
  A.不可再生性特征
  B.再生性很强特征
  C.实体性要素的特征
  D.渗透性要素的特征
  5.社会生产过程有多种要素参与,各种要素合理搭配组合在一起,才能进行现实的和有效的社会生产。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是(A)
  A. 劳动者的劳动
  B. 科学技术
  C. 经营管理
  D. 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6.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GDP总量已经由1978年的3645亿元跃至 2007年的249530亿元。一国GDP总量(C)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