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同步测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290字。 第一课 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们的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下列经济现象中,属于经济活动的分配环节的是(B)
A. 小杨在商店购买了一件名牌羽绒服
B. 海尔集团向税务部门交纳税金
C. 宝钢集团积极改进技术推出钢材新品种
D. 受金融危机影响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尊重创造、尊重人才。从经济角度看,尊重人才主要是因为(D)
A. 人才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
B. 人才是社会生产中的渗 透性 要素
C. 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要素是知识
D. 人才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3、据联合国统计署调查,84%的荷兰人.89%的美国人.90%的德国人在购物时会考虑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上述材料给当前的企业带来的启示是(A)
A.树立科学发展观,注意环境问题,促进环境型产品的发展
B.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彻底改变生产方向,大量生产环保行业的产品
D.关注别国的消费状况,提高产品的出口量
3. 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其中,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是因为( C )
A.社会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便不能存在
B.社会要持续不断进行生产需要有适当的积累,因此社会产品需要合理分配
C.一切经济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而进行的
D.个人、家庭通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行为,与企业、市场之间构成了一种经济联系和网络
4. 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不同之处在于,土地的沙化、水源的流失、矿藏的开采、森林的过度砍伐等,其重新恢复的难度极大,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恢复的可能。因此,土地要素具有( A )
A.不可再生性特征
B.再生性很强特征
C.实体性要素的特征
D.渗透性要素的特征
5.社会生产过程有多种要素参与,各种要素合理搭配组合在一起,才能进行现实的和有效的社会生产。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是(A)
A. 劳动者的劳动
B. 科学技术
C. 经营管理
D. 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6.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GDP总量已经由1978年的3645亿元跃至 2007年的249530亿元。一国GDP总量(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