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全册课件、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三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5.3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7/13 11:00: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必修3课件、教案
08.08.18高二理科数学《1.1.1 算法的概念》.ppt
08.08.19高二理科数学《1.1.2-1.1.3 程序框图(一、二)》课件.ppt
08.08.20高二理科数学《1.1.3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二)》.ppt
08.08.20高二理科数学《1.1.4 程序框图的画法》.ppt
08.08.21高二理科数学《1.1.1-1.1.4 作业讲评》.ppt
08.08.22高二理科数学《1.2.2 条件语句》.ppt
08.08.24高二理科数学《1.2.3 循环语句》.ppt
08.08.25高二理科数学《1.3.1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ppt
08.08.25高二理科数学《1.3.2 秦九邵算法》.ppt
08.08.26高二理科数学《1.3.3 进位制》.ppt
08.08.27高二理科数学《1.3.4 进位制》.ppt
08.08.28高二理科数学《第一章 算法初步单元小结》.ppt
08.09.01高二理科数学《1.1.1简单随机抽样》.doc
08.09.01高二理科数学《1.1.1简单随机抽样》.ppt
08.09.02高二理科数学《2.1.2系统抽样》.doc
08.09.02高二理科数学《2.1.2系统抽样》.ppt
08.09.02高二理科数学《2.1.2系统抽样》《2.1.3分层抽样》.doc
08.09.02高二理科数学《2.1.2系统抽样》《2.1.3分层抽样》.ppt
08.09.03高二理科数学《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ppt
08.09.05高二理科数学《2.2.2用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1)》.ppt
08.09.06高二理科数学《2.2.2用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2)》.ppt
08.09.08高二理科数学《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ppt
08.09.08高二理科数学《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ppt
08.09.09高二理科数学《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3)》.ppt
08.09.10高二理科数学《3.1.1随机事件的概率》.doc
08.09.10高二理科数学《3.1.1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ppt
08.09.11高二理科数学《3.1.3概率的基本性质》.ppt
08.09.12高二理科数学《3.2.1古典概型》.ppt
08.09.13高二理科数学《3.2.2(整数值)随机数的产生》.ppt
08.09.16高二理科数学《3.3.1几何概型》.ppt
08.09.17高二理科数学《3.3.2均匀随机数的产生》.ppt
高二理科数学《1.1.1 算法的概念》参考教案.doc
高二理科数学《1.1.1 算法的概念》教案.doc
高二理科数学《1.1.1-1.1.4 作业讲评》教案.doc
高二理科数学《1.1.2 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doc
高二理科数学《1.1.2-1.1.3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一、二)》参考教案.doc
高二理科数学《1.1.4 程序框图的画法》教案.doc
高二理科数学《1.2.2 条件语句》教案.doc
高二理科数学《1.2.2充要条件》.doc
高二理科数学《1.2.3 循环语句》教案.doc
高二理科数学《1.3.1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教案.doc
高二理科数学《1.3.2 秦九邵算法》教案.doc
高二理科数学《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doc
高二理科数学《2.2.2用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doc
高二理科数学《3.1.2 概率的意义》.doc
高二理科数学《3.1.3概率的基本性质》.doc
高二理科数学《3.2古典概型》(两课时).doc
高二理科数学《3.3.1几何概型》.doc
高二理科数学《3.3.2均匀随机数的产生》.doc
高二理科数学教案《1.3.3进位制》.doc
高二理科数学教案《1.3.4 进位制》.doc
高二理科数学教案《第一章 算法初步单元小结》.doc
  2.1.2 系统抽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
  (2)掌握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
  (3)正确理解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归纳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现实世界和数学知识的联系。
  4、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能够灵活应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解决统计问题。
  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年级500名学生中抽取50名进行调查,除了用简单随机抽样获取样本外,你能否设计其他抽取样本的方法?
  【探究新知】
  知识探究(一):简单随机抽样的基本思想
  思考1:某中学高一年级有12个班,每班50人,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对老师教学的意见,教务处打算从年级600名学生中抽取60名进行问卷调查,那么年级每个同学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
  思考2:你能用简单随机抽样对上述问题进行抽样吗?具体如何操作?
  思考3:联想到一中每学期选派学生评教评学时的做法,你还有什么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抽样?你的抽样方法有何优点?体现了代表性和公平性吗?
  思考4:如果从600件产品中抽取60件进行质量检查,按照上述思路抽样应如何操作?
  一、系统抽样的定义:
  一般地,要从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
  【说明】由系统抽样的定义可知系统抽样有以下特证:
  (1)当总体容量N较大时,采用系统抽样。
  (2)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指的是将总体分段,分段的间隔要求相等,因此,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这时间隔一般为k=[ ].
  (3)预先制定的规则指的是:在第1段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一个起始编号,在此编号的基础上加上分段间隔的整倍数即为抽样编号。
  思考?
  (1)你能举几个系统抽样的例子吗?
  (2)下列抽样中不是系统抽样的是       (   )
  A、从标有1~15号的15号的15个小球中任选3个作为样本,按从小号到大号排序,随机确定起点i,以后为i+5, i+10(超过15则从1再数起)号入样
  B工厂生产的产品,用传关带将产品送入包装车间前,检验人员从传送带上每隔五分钟抽一件产品检验
  C、搞某一市场调查,规定在商场门口随机抽一个人进行询问,直到调查到事先规定的调查人数为止
  D、电影院调查观众的某一指标,通知每排(每排人数相等)座位号为14的观众留下来座谈
  1.1.2四种命题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和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会用等价命题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
  ◆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并写出四种命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会写四种命题并会判断命题的真假;(2)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1)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2)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3)分析四种命题之间相互的关系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初中已学过命题与逆命题的知识,请同学回顾:什么叫做命题的逆命题?
  (二)新课
  (1)、思考1、
  下列四个命题中,命题(1)与命题(2)、(3)、(4)的条件与结论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
  (1)若f(x)是正弦函数,则f(x)是周期函数.   (2)若f(x)是周期函数,则f(x)是正弦函数.
  (3)若f(x)不是正弦函数,则f(x)不是周期函数.(4)若f(x)不是周期函数,则f(x)不是正弦函数.
  归纳总结
  问题一通过学生分析、讨论可以得到正确结论.紧接结合此例给出四个命题的概念,
  (1)和(2)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1)和(3)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
  (1)和(4)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
  (2)、抽象概括
  定义1: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第九课时  秦九韶算法与排序
  一、三维目标
  (a)知识与技能
  了解秦九韶算法的计算过程,并理解利用秦九韶算法可以减少计算次数提高计算效率的实质。
  (b)过程与方法
  模仿秦九韶计算方法,体会古人计算构思的巧妙。
  (c)情态与价值观
  通过对秦九韶算法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的贡献,充分认识到我国文化历史的悠久。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数学的促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秦九韶算法的特点
  难点:1.秦九韶算法的先进性理解
  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了多项式的计算,下面我们计算一下多项式
  当 时的值,并统计所做的计算的种类及计算次数。
  根据我们的计算统计可以得出我们共需要10次乘法运算,5次加法运算。
  我们把多项式变形为: 再统计一下计算当 时的值时需要的计算次数,可以得出仅需4次乘法和5次加法运算即可得出结果。显然少了6次乘法运算。这种算法就叫秦九韶算法。
  (二)研探新知
  1.秦九韶计算多项式的方法
  例1 已知一个5次多项式为
  用秦九韶算法求这个多项式当 时的值。
  解:略
  思考:(1)例1计算时需要多少次乘法计算?多少次加法计算?
  (2)在利用秦九韶算法计算n次多项式当 时需要多少次乘法计算和多少次加法计算?
  练习:利用秦九韶算法计算
  当 时的值,并统计需要多少次乘法计算和多少次加法计算?
  例2  设计利用秦九韶算法计算5次多项式
  当 时的值的程序框图。
  解:程序框图如下:
  3.2 古典概型(两课时)
  3.2.1 —3.2.2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2)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
  (3)了解随机数的概念;
  (4)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并能直接统计出频数与频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概率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2)通过模拟试验,感知应用数字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与探究活动,体会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重点与难点:1、正确理解掌握古典概型及其概率公式;2、正确理解随机数的概念,并能应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1、与学生共同探讨,应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2、通过模拟试验,感知应用数字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结果只有2个,即“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它们都是随机事件。
  (2)一个盒子中有10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标以号码1,2,3,…,10,从中任取一球,只有10种不同的结果,即标号为1,2,3…,10。
  师生共同探讨:根据上述情况,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基本概念:
  (1)基本事件、古典概率模型、随机数、伪随机数的概念见课本P121~126;
  (2)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 .
  3、例题分析:
  课本例题略
  例1 掷一颗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求掷得奇数点的概率。
  分析:掷骰子有6个基本事件,具有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因此是古典概型。
  第十一课时  十进制化为K进制
  一、三维目标
  (a)知识与技能
  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会利用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
  (b)过程与方法
  学习十进位制转换成各种进制的计算方法,研究十进制转换为各种进位制的除k去余法,并理解其中的数学规律。
  (c)情态与价值观
  领悟十进制,二进制的特点,了解计算机的电路与二进制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到计算机与数学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进位制表示数的方法及各进位制之间的转换
  难点:除k去余法的理解以及各进位制之间转换的程序框图的设计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满几进一”就是几进制,k进制使用哪几个数字,k进制数化为十进制数的一般算式是什么?
  2.利用k进制数化十进制数的一般算式,可以构造算法,设计程序,通过计算机就能把任何一个k进制数化为十进制数.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把任意一个十进制数化为k进制数的算法,对此,我们作些理论上的探讨.
  (二)知识探究(一):除k取余法
  思考1:二进制数101101(2)化为十进制数是什么数?十进制数89化为二进制数是什么数?
  思考2:上述化十进制数为二进制数的算法叫做除2取余法,转化过程有些复杂,观察下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
  思考3:上述方法也可以推广为把十进制数化为k进制数的算法,称为除k取余法,那么十进制数191化为五进制数是什么数?
  思考4:若十进制数                  
  a除以2所得的商是q0,余数是r0,     即a=2•q0+ r0;
  q0除以2所得的商是q1,余数是r1,   即q0=2•q1+ r1;
  ……
  qn-1除以2所得的商是0,余数是rn,  即qn-1= rn,
  那么十进制数a化为二进制数是什么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